
5月16日,重庆龙头港开港,再增一个铁公水联运枢纽港。

5月16日,内蒙古首条高铁张呼客专启动联调联试。

5月19日,D8902次动车组列车从兰州西客站正点开出进行运行试验,宝兰客专开通运营步入倒计时。
编者按 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贵在见真招、实招,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本周起,我们每周将31个省区市经济发展最亮点进行梳理、播报,一来展各地风采,二来各地可互学所长,推动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在中心工作上出实绩、谱新篇。
“31省区市:一周经济最亮点”报道,将于每周一在《区域》版刊出,敬请关注。
四川: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开工
正式启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遴选20个重点县,在4年建设期内,重点实施森林扩域和质量提升、草原和湿地修复与治理。
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会议提出推动旅游业“万亿级”产业突破,推动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正式投入生产。
5月1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可满足2025年2800万人次国内旅客吞吐量和1200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的需求。
江苏:培育“六个100”示范典型
出台《关于重点培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个100”示范典型的通知》,将建100个特色小镇、100个“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100个农业新业态、100个特色新品种、100个特色新产业、100个品牌农产品等示范典型。
由镇江、扬州、南京3市共同组织实施145个重大项目,投资1018.6亿元,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旅游开发、生态环保“五个一体化”。
浙江: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钱塘江金融港湾将被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优势地位的,具有强大资本吸纳能力、人才集聚能力、创新转化能力、服务辐射能力的财富管理和新金融创新中心。
浙江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集中监管服务平台日前在杭州正式启动,标志着浙江地区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管理模式取得新突破。
5月16日,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宁波召开。开幕当天,现场共签约项目26个,签约金额达368.74亿元。
海南: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5月16日,海南省政府研究审议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的实施意见(送审稿)》等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5月16日,海南省农村危房改造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提出,今年要创建43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5月16日,海南顺丰B737-300型号航空货运专机降落海口美兰机场,这意味着海南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航空专机运输发往全国各地。
福建:构建绿色价格政策体系
5月18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促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的意见》,采取30条措施构建绿色价格政策体系。
5月19日,福建省发改委公布了今年1至4月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其中,民间投资4268.24亿元,基础设施投资比重持续提升,制造业投资显著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290亿元。
黑龙江:互联网+精准扶贫
5月16日,黑龙江省扶贫办分别与中国电信黑龙江分公司、中国移动黑龙江分公司、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签订“互联网+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进一步深化28个贫困县的4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体系。
黑龙江省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过去5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4%,占GDP比重由3.5%提高到5.9%。
山西:家庭农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目前,山西省共认定家庭农场9612家,通过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效应,调整种植结构、延长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生产机械化的链条,推动了山西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